本周美國超預期差的CPI重新點燃了市場的緊縮恐慌,中美兩大金融市場首當其沖,兩地主流指數跌幅4%起步,一個都不落下。大伙看下圖,全球主要指數中,沒個-2%跟本擠不進TOP20跌幅榜:
至于A股當前交易的邏輯,我認為:一方面是擔心老美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從而影響到國內寬松的節奏,尤其是人民幣匯率已逼到7的墻角,短期內加碼寬松的空間變??;另一方面隨著海外市場緊縮壓力,經濟衰退預期可能拖累國內出口(這可是三駕馬車中今年唯一的亮點)。
兩者疊加市場的情緒和信心就受到了影響,大伙看市場的狀況近5000只個股日均成交額一直在7/8千億徘徊,表明大部分資金已經沒有了欲望。此外,按目前的防疫政策,在重要會議之前大概率易緊難松,顯然這些因素都不利于市場走強。
結合本周央行開展MLF操作來看(實際投放4000億元,凈回籠2000億),資金面有收緊的跡象,因此缺乏資金支撐的成長板塊也成為暴擊的對象。
再來看行業方面,申萬一級31個行業全軍覆沒,其中新能源代表電力設備本周暴跌9.3%:
除流動性因素外,兩大鬼故事是拖累新能源板塊的主要因素:其一是9月14日歐盟搞了個“禁止銷售和提供用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的提案,市場解讀為針對國內光伏產業;其二是美國《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RA)》正式簽署,法案將延續美國新能源車稅收抵免政策,推動供應鏈本土化,市場解讀為針對中國新能源車。
下面一項一項來講。
先說歐盟的這個提案,其目的是禁止在歐盟市場上流通強迫勞動產品。此操作實際是效仿了去年底美國通過UFLPA的法案,但我認為市場過度緊張了,從三方面講:
1、相比UFLPA法案,歐盟沒有點名針對新疆企業,一些認為影響硅料生產的解讀,是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自己先心虛了呢。劃重點,法案沒有針對中國,全球通用;
2、美國UFLPA法案擺明就是針對中資企業,甭管真假,先給你扣個帽子,必須自證清白。而歐洲這個法案沒有上來就定罪,歐盟自己只是立法,后面的舉證、評估、調查等均由成員國自己完成;
3、該法案歐盟說了最早2024年年底生效,那么對一兩年內對國內光伏有啥影響?
再說了,當下歐洲正鬧能源危機,歐盟限制中國高性價比光伏產品的可能性極小,所以我認為這是行情下跌時的鬼故事罷了,短期跟基本面沒有半毛錢關系。
再來講美國剛剛簽署的《減少通貨膨脹法案(IRA)》,這里頭包含的內容不少,其中美國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相關的政策是焦點,市場解讀這將影響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下面重點跟大伙講講細節:
新法案主要面對中低收入消費者,其購買價格低于80000美元的皮卡和SUV、低于55000美元的電動轎車,可獲得最高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購買二手電動汽車可獲得4000美元的稅收抵免。
但是對購買的車有嚴格的要求:電動汽車必須在北美組裝制造,電池材料和關鍵礦產必須來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貿協定的國家,才有資格獲得稅收補貼。
從法案的細節來看,這個補貼政策擺明了把中國產品剔除在外。很顯然這把操作,老美是見不得中國新能源車的好,實在是看紅了眼,準備培養自己的新能源車產業鏈。
與此同時,除了消費端補貼,在制造端也加入了補貼:比如電池電芯補貼35美元/kWh,電池模塊補貼10美元/kWh,電極材料補貼生產成本的10%。
盤面上大伙看到了,先不管這個法案對國內新能源車產業影響有多大,砸盤再說。
于我而言到是沒有這么悲觀,一方面來講,全球動力電池70%以上產能在國內,老美想培養自己的產業并非一朝一夕能搞定的事,大伙看下圖華泰證券統計的數據,這電池原材料和組件國內占據了主要份額:
另外一個就是成本端,就動力電池這塊來講,國內電池產業經過這幾年的廝殺,能熬出來的在全球市場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據麥肯錫測算,中國純電車型的續航價格比約為21公里/1萬元人民幣,而國際車型的續航價格比普遍約為11公里/1萬元人民幣。
特斯拉的馬老板大老遠來上海蓋廠,不就是看好國內完善的產業鏈嗎?如果不是上海工廠憑著成本優勢給特斯拉創造大量的利潤,估計這會馬老板也還在到處融資。
這兩年特斯拉在中國工廠的出口占整個國內新能源車比重超過50%,這些都是最好的數據證明,中國的新能源車產業優勢明顯。
所以,美國搞的這個法案,一兩年內對國內新能車產業的影響不大。中長期來講,主要影響中資企業在美投資和新能源車出口。
目前國內品牌主要搶占全球中低端市場,國內合資品牌市場,這塊有足夠的市場空間,當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還較低,行業本身是增量市場、不是存量博弈。
就目前盤面上的砸盤現象來講,歸咎于情緒和資金更貼切,實際基本面的影響不大。
再說回近期的ETF市場情況,截至9月16日,全市場共有732只ETF跟蹤328只指數(未統計貨幣類),場內流動基金份額10331.27億份,如下圖所示:
其中,股票ETF是主要的份額貢獻者,本周份額合計增加78.48億份,具體到ETF方面4只產品份額增長超過10億份,份額波動前五ETF數據如下:
ETF漲幅榜方面,可以說是全軍覆沒,673只ETF僅5只收紅,漲幅榜如下所示:
展望下周,大伙還需謹慎,一個是市場低迷成交量擺在那,玩出浪花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一個是外部風險,美聯儲9月加息周二落地,目前來看大概率加息75PB,當然機構們預期加100PB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如果真是100PB,權益類資產......,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