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先揚后抑,總體呈震蕩走勢,截至周五收盤,各大主流指數悉數下跌,詳細數據如下:
至于本周市場的表現,我認為超預期了。要知道上周末全市場可是充斥著低預期社融的陰霾,我大A周一不但沒有大幅低開,反而收紅,其中也體現了央媽對金融市場的無限呵護。
就知道你們慫,央媽一早給市場打了預防針(展開4000億元MLF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75%、2.0%,均下降10個基點),你們別慌,有我頂著。
而之后市場的走弱跟兩方面有關,一是美元強勢,本周人民幣兌美元下跌739個基點,對市場多多少少形成一定的壓力;另一方面是大市值里頭的消費(白酒業績殺)、醫藥(集采)本周利空較多,拖累了大盤的整體表現。
大伙看下圖,消費、醫藥在申萬一級行業里頭,周跌幅排名上了前五:
與此同時,新能源、電力、豬肉板塊漲幅靠前,其中我認為大伙應當重點關注電力板,理由如下:
1、從事件性來講,確定性高。此次電力板塊走強,無疑受極端天氣導致的電力供需失衡所催化。近60年最熱、江河湖泊大面積干枯,根據氣象預報,這種天氣還將維持一段時間,也就是說短期內無法改變用電需求上升、電力供應不足的現狀;
2、從電力需求端來講,今年可能超預期。根據中電聯發布《2022年1-7月電力消費情況》。1-7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 493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其中,第一產業用電同比增長 11.1%;第二產業用電同比增長 1.1%;第三產業用電同比增長 4.6%。
亮點在第四項: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12.5%,增速最高,為啥呢?
熱呀,氣溫沒超過40度都排不上號,華夏大地大面積燒烤模式。此外,往年暑假還能出門轉悠,今年疫情就沒斷過,新疆、西藏等熱門景區全部中招,大朋友小朋友們只能躲在家里吃吃火鍋唱唱歌,這居民用電肯定多呀,沒準8月份數據更加爆表;
3、從電力供應端來講,壓力較大。四川水電裝機量全國第一,是“西電東送”主力,每年外輸送1300億千瓦時以上電力。今年截然相反,現在不但沒有輸出,自己還得靠外部支援。
目前境內的水庫大多已到死水位,發電量相比去年下降超過5成,這并不是下幾場雨能解決的問題,電力供應的缺口還得通過其他方式來補充。
綜合來看,事件驅動,需求增加,供應減少,電力板塊的確定性的確值得我們留意,利好兩大方向,一個是火力發電,另一個是綠電:
先講火電?;痣娔壳罢紘鴥入娏?成以上,此次缺電,能解決燃眉之急的主力是火電。
火電大概率迎來一波量價齊升的業績修復,發電成本端來講,動力煤價格一直壓制在1155元/噸的政策定價內。如果說去年的高煤價,導致火電增產不增收,那么今年的火電必然有業績兌現。
此外,從利潤端來講。為調動發電企業的積極性,解決缺電問題,各地已打開電力限價的空間,對火電企業來講無疑是重大利多。
比如,廣東省電力交易中心于八月初發布《關于暫緩執行價格限值相關條款的通知》,取消電力現貨限價,通知發布首日,燃煤電價由694.5元/MWh上漲至867.5元/MWh。
因此,此次電荒,火電大概率是直接受益者。
其次是綠電,特指下游綠電運營。電荒必然加速新能源電力板塊的布局,從成本端來講,無論是風電還是光伏,都將受益于電力設備的降本增效,比如風機價格一次比一次招標價格低。
又比如光伏,周五市場發酵的通威開啟組價價格戰事件(華潤電力公示第五批光伏項目光伏組件設備集中采購中標候選人,通威以1.942元/W成為第一中標候選人,第二、第三候選人分別為億晶光電、隆基,投標價分別為1.995、2.020元/W),對下游綠電運營商來講必然是利好。
反映在兩個層面:一是提升企業自身投資能力,降低股權融資攤薄EPS的風險,另一方面是能夠節省財務費用支出水平,提升企業整體盈利能力。
此次通威主動降價,就是讓利于下游綠電運營,對于綠電運營商而言當然是利好。
相關的投資標的已經反映在本周的ETF漲幅榜上,5只電力相關ETF全部上榜,詳細數據如下:
這里頭包含兩只指數標的,一只是電力指數,一只是綠色電力指數,前者跟蹤中證電力行業指數,相當于是一鍵打包A股電力板塊,不論是傳統電力還是綠色電力全部包含在內;后者是純綠色電力指數,主要由光伏、風電、蓄水發電等相關企業組成。
二選一,現階段我偏向選中證電力指數,長遠來講綠色電力成長性更好。
再說回近期的ETF市場情況,截至8月19日,全市場共有723只ETF跟蹤323只指數(未統計貨幣類),場內流動基金份額10087.34億份,如下圖所示:
其中,暴跌的醫藥板塊是份額的主要貢獻者,醫療ETF、醫藥ETF兩只標的份額合計增長超過30億份,詳細數據如下所示:
下周,兩只跟蹤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指數(指數代碼:980015)的相關ETF上市,產品詳細情況可以在ETF組合寶中查看:
目前市場上的ETF產品眾多,如果研究不過來可以在文末留言,ETF之家在能力圈范圍內可以給大家逐個分析,周報就聊到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