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周A股走勢頗為相似,以滬深300為代表的大藍籌整體弱勢,以科技成長為代表的創業板、科創板較為強,截止周五收盤創業板領漲眾指數,詳細數據如下:
從市場風格來看本周依舊是結構性行情,前期抱團板塊陸續創下新高,消費、醫藥稍作休息,新能源車、光伏接棒。
此外,在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用戶7天突破千萬的消息刺激下計算機板塊迎來高光時刻,因此也拿下來本周的行業漲幅榜頭把交椅。
當下的鴻蒙我認為短期仍舊是炒作為主,但中長期的邏輯值得期待。安卓、蘋果獨霸天下的時代,鴻蒙的殺出打開了想象空間,為題材炒作提供了機會。至于長期投資價值,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華為今年為鴻蒙設下的目標是16%的市場占有率,年內系統搭載設備數量過3億臺的目標,如果越過這個生死線,存活下來的概率就極大,大伙可以持續跟蹤數據。
再來聊聊本周強勢上漲的光伏。
6月9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的“光伏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座談會”召開。所謂的熱點和難點指的是今年光伏上游行業硅料價格大漲導致下游開工率下降,從而影響了碳中和大計。
那么,為何會議召開光伏立即暴漲,我們還得從光伏產業鏈說起。
光伏產業鏈可分為上中下游,上游是晶體硅原料的采集和硅棒、硅錠、硅片的加工制作;
中游是光伏電池和光伏電池組件的制作,包括電池片、封裝 EVA膠膜、玻璃、背板、接線盒、太陽能邊框及其組合而成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安裝系統支架;
下游是光伏電站系統的集成和運營。
今年上游硅料方面多晶硅價格上漲149%、硅片價格上漲56%,導致光伏上游產業利潤維持高位(30%+凈利潤),中游凈利潤7%~10%之間,而下游利潤幾乎被壓榨殆盡。
兩大原因,促使硅料價格堅挺。一方面是有企業反映上游企業囤積貨源,哄抬價格(愛旭股份狀告上游產業囤積居奇);另一方面是供需錯配。
前者具體情況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供需決定價格的定律來講,我認為上游有膽量提價,而下游默認接受這一現象來講,表明需求的確不差,與其說是上游控價不如說是行業利潤再分配。
復盤硅料價格近十年的走勢,2014-2020上半年由于行業景氣度下行,導致價格暴跌產能出清,而去年下半年以來,由于光伏行業需求旺盛,多晶硅需求大漲,因此出現上游供應無法滿足下游需求的供需錯配現象,促使硅料暴漲。
此次高級別的行政指導意義重大,重新為光伏行業發展掃清障礙,因此推動盤面暴走。
2020年,全球和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分別達130和48.2GW,根據CPIA數據預測,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 170GW,國內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 65GW。
按比例計算,年內新裝需求增幅超過30%,是行業里頭為數不多的高景氣產業。
而全球光伏產能主要集中在國內(多晶硅產能69%、硅片產能94%、電池片產能77%、光伏產能69%),因此行業的成長性毋庸置疑。
投資標的方面,首選龍頭,其次是指數。
當產業鏈進入利益博弈階段時,具備上下游一體化能力的龍頭公司,抗風險能力更強,比如隆基、通威(僅供參考)。此外對于普通投資者,一鍵打包全產業鏈也是不錯的選擇,相關標的如下:
再說回本周的ETF市場情況,截至6月11日,全市場共有474只ETF跟蹤324只指數,場內流動基金份額5150.08億份,相比上周減少44.95億份,詳細數據如下圖所示:
1、ETF漲幅榜
本周計算機、光伏兩大行業ETF占據了ETF主要漲幅榜,上漲的原因上面都聊過了不再復述。
漲幅榜第一的金科ETF,主要得益于鴻蒙概念暴漲。雖然名字帶“金”,但其底層資產來講科技含量不低,本周大漲鴻蒙第一概念股(潤和軟件)是第一大功臣。
2、ETF份額變化
ETF份額方面,近四周股票類ETF連續流出,本周總份額減少44.45億份。份額方面,中概互聯ETF再次獲得8.47億份增長,其余標的份額增幅不大。
資金流出方面,本周有20只行業ETF份額減少超過1億份,其中光伏ETF、芯片ETF、通訊ETF流出較多,詳細數據如上圖所示。
有不少朋友對ETF的份額變化較為感興趣,ETF之家寫過相關的分析,錯過的朋友請回看:如何用ETF資金流向判斷行情
3、跨境ETF
本周跨境ETF漲跌互現,港股市場整體較為低迷,海外市場表現較好。其中中概互聯下跌2.24%,跟蹤美股的納指ETF上漲2.79%,其余標的漲跌幅均在2%以內。
下周,留意美聯儲議息會議,作為全球貨幣的風向標,時刻牽動股市波動。
4、商品ETF
本周商品ETF集體上漲,其中豆粕ETF、有色ETF漲幅超過2%,黃金ETF平均漲幅超過1.7%,份額方面沒有明顯變化,詳細數據如下:
下周醫療ETF、教育ETF上市,詳細數據如下:
目前市場上的ETF產品眾多,大家如果研究不過來可以在文末留言,ETF之家在能力圈范圍內可以給大伙逐個分析。
本周大小盤輪動策略錄得1.69%收益,再創歷史新高,本年收益達到14.03%。整體來看以下四種策略都不錯,上漲跟得上、下跌守得住,詳細數據如下:
關于投資策略的選擇和資金管理,我在上周的周報中做了詳細的分析,錯過的朋友可以回看:收益創新高之際,再談資金管理
提示個風險,近期新能源車板塊持續大漲,各路媒體報道,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行情容易過熱,聚集較大的波動風險,加上個股估值高的實在沒法看了,不建議大伙再追,如果有持倉的可以適當減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