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首周市場沒有迎來開門紅,反倒是有點綠,主要指數全線下跌,創業板節前一路開掛的態勢蕩然無存,本周兩個交易日深度回調5.85%。
從市場風格來看,價值股崛起,成長股領跌,在醫藥、食品飲料等權重股集體下殺的情況下拖累了市場的整體表現。
導致本周A股下跌的原因,在ETF之家看來有幾大因素:
1、五一假期消費數據并沒有預期好,比如北京等地統計數據顯示只是恢復到2019年80%左右的水平,而著名旅游景區黃山五一接待旅客數量同比2019年是處于下降的。因此,導致盤面上休閑服務、影視等板塊先跌為敬。
2、周三,拜登政府表示美國將放棄新冠疫苗的知識產權專利,受此影響全球疫苗企業集體暴跌,我大A疫苗企業全是千億級權重股,因此進一步拖累大盤。
當然,至于這一事件的真實影響,我認為沒有那么嚴重,市場過度驚慌了。詳解請看:順周期暴漲,疫苗集體跪了
果不其然,周五夜盤全球疫苗板塊全線暴漲。
哎,又被割韭菜。吃一塹長一智,大伙下回認清事實再做決定,千萬別亂了陣腳。
3、雖然節前430會議表明貨幣政策“不急轉彎”,但從央行的操作來看,并沒有體現出對市場的呵護,節后兩日600億資金到期,央行合計操作200億逆回購,實際凈回籠資金400億。
以上三點,促使弱不禁風的A股再次感到寒意。
相反,以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為代表的周期股全面暴漲。
關于順周期板塊上漲的邏輯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講到,錯過的朋友真得“標星關注”,別再錯過下一個億。
想必大家現在最關心的是順周期板塊的行情是否結束,下面ETF之家再重新梳理下思路:
本輪行情是股市和商品共振,因此相比股價或者商品價格單方面的上漲,行情的持續性和支撐性更強。以大宗商品為例,截止5月7日數據(含周五夜盤),多只商品期貨價格創歷史新高:
熱卷期貨創歷史新高至6096元/噸;
螺紋鋼期貨創歷史新高至5737元/噸;
鐵礦石期貨刷新歷史高點至1250元/噸;
玻璃期貨刷新歷史新高至2573元/噸;
倫銅創歷史新高至10435美元/噸 ......
此次行情之大的確超乎了我的預料。
首先,流動性充裕是推動本輪商品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史無前例的貨幣寬松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從宏觀層面給予想象空間。
其次,美聯儲快速降息、修訂政策框架提升通脹容忍度,驅動美元大幅走弱,再次強化了全球商品價格普漲的趨勢。
此外,經濟復蘇導致需求大增,原本低庫存的基本面狀況被放大,短期供需錯配進一步推動商品漲價。
在宏觀面、基本面、資金面、情緒面多重因素的助推下,順周期板塊迎來一波大行情。
展望后市,我們認為短期內行情沒有結束:
1、雖然國內流動性有收緊跡象,但以shibor 3m 為代表的資金成本依然在低位,加上美聯儲依舊保持寬松的言論,推動美元繼續走弱,顯然這對于美元定價的大宗商品無疑是利好;
2、“碳中和”政策逐步實施,國內鋼鐵、煤炭相關企業目前進入產能置換階段,相當于是新一輪供給側改革,短期內現貨仍就緊張,因此對鋼材和煤炭價格形成支撐。
3、中澳之間的摩擦如果升級有可能導致現貨緊張程度加劇,比如鐵礦石、鋰等原材料,國內70%依賴進口,其中來自澳大利亞占比超過一半。
投資標的方面,首選盤面上已經走出來的行業龍頭,其次是相關指數ETF產品(參考下文)。從業績方面考慮,有礦山資源的企業優于加工型企業。
舉個例子,同樣是生產螺紋鋼,年初4000/噸,現在6000/噸,賬面上理應多賺2000/噸,但是實際并非如此,因為鐵礦石、焦炭價格也是翻倍上漲,你的成本居高不下。
如果你家里有礦,那么你的成本就實實在在比別人便宜,現在正賺到手軟。
再說回本周的ETF市場情況,截至5月07日,全市場共有450只ETF跟蹤316只指數,場內流動基金份額5347.59億份,相比上周增加42.19億份,如下圖所示:
1、商品類ETF大漲
毫無懸念,本周是順周期板塊的天下,煤炭ETF、鋼鐵ETF、能源ETF、有色ETF包攬了漲幅榜,行情仿佛回到了2016年上一輪供給側改革中。
此外,本周商品ETF集體大漲,黃金ETF普漲2%+,此外能源化工、豆粕、有色分別上漲6.06%、4.04%、3.77%,詳細數據如下圖所示:
鑒于大部分投資者對商品類ETF了解有限,下面ETF之家重新梳理了一份表單供大伙參考。分為兩類,一類是底層資產由資源類上市企業組成(股票類),另一類底層資產為商品期貨(商品期貨類)。
簡單來講就是前者直接投企業,買的是股票,后者直接投商品指數,買的是現貨。
至于產品詳細資料大伙可以上《ETF組合寶》逐個查看,商品類ETF詳細名單如下:
關于商品期貨ETF的分析,請看:商品期貨ETF終于來啦,深度掃盲貼
2、ETF份額變化
雖然本周市場低迷,但份額卻沒有出現大的流出,股票類ETF凈增加45.43億份。具體標的方面,兩只券商類ETF份額合計增加17.49億份,此外近期暴跌的中概互聯份額大增5.04億份,按比例計算份額占比達到10%。
份額流出方面,軍工ETF、紅利ETF、德國30ETF減少超過一億份,詳細數據如下:
3、跨境ETF
本周跨境ETF跌多漲少,5只跟蹤日本股市的ETF全部收漲,其余產品全線下跌。其中,恒生醫療ETF、中概互聯ETF、恒生互聯網ETF跌幅超過3%,日均成交額前十產品如下所示:
不過,周五夜盤(5月7日)歐美股市全線上漲,下周相關標的有望繼續創新高。美國勞工部公布的4月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拜登發聲增強市場對刺激政策的信心,緩解了市場對美聯儲政策轉向的擔憂。
因此,盤面上三大股指克服了數據利空全線上漲,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創歷史新高。
不得不服,不論是經濟數據利好還是利空,在美股總能轉化為正能量,換作我大A,甭管是啥先跌為敬。
下周易方達智能電動汽車ETF上市,我查看了最近一年易方達新發產品的數據,發現他們家的產品現在都是走低費率路線,低碳ETF、云計算ETF、新能源ETF、創新藥ETF.....,全是0.2%運作費率,手動點贊。
此外,5月6日,首批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產品獲批,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大成基金、博時基金和華安基金6家基金公司拔得頭籌(傳聞5月12號集體發行)。
恒生科技指由在港交所上市的30只最大型科技股組成,當前權重股包括了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小米、中芯國際、京東、網易等知名公司,指數質地不錯。
下周找個時間跟大伙分享下,中概互聯、恒生科技、恒生互聯網這三只指數各自的優缺點。
受市場整體回調影響,本周四只策略集體收綠,詳細數據如下;
大小盤輪動、精選行業、全天候策略,分別代表三種不同風格的思路,同時能滿足激進、穩健、保守等各類投資者的需求,抄作業的朋友們必須先看看說明書:牛市最適合什么投資策略。
LOF八仙組合是主動型基金的代表,關于該組合的詳情,請看:最?;鸾M合,年化收益58%。
隨著一季報、年報的業績披露行情結束,現階段進入真空期,在沒有重大利好的情況下更多的是結構性行情,市場仍然是震蕩為主,不宜頻繁操作,以免左右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