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暴漲以后的美股一些看法

ETF之家 發布于 2021-04-22 10:15:35

無可厚非,美股最近十幾年的長牛走勢,讓全球資本看紅了眼,其代表指數納斯達克100近十年漲幅接近5倍。

全球主要指數漲跌幅.png

同樣是美股,各大指數的差別不小,中大市值代表標普500同期漲幅210%、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同期漲幅大約170%,納斯達克100一騎絕塵。

當然,我們分析指數不能只看漲跌幅,其底層資產才是重點。

納斯達克100指數暴漲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近十年科技行業的高景氣度,另一方面是龍頭溢價效應。

下圖統計的是最近20年納斯達克10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的變遷和發展,當年前十大成分合計10699億美元,市值僅相當于現在的谷歌。

納斯達克100指數TOP10公司.png

2010年之后,以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奈飛、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市值暴漲是推動納斯達克100指數走牛的主要原因,現在前十大權重合計市值超過8.5萬億美元。

期間,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10.7%,而同期“FAANG”的投資回報率普遍高于指數一倍,詳細數據如下:

FANNG年化收益率.png

事實上,我們拿中概股中的騰訊和阿里作為對比,投資回報率有過之而無不及,本質上來講是反映一個時代一個行業的崛起。

直至當前這些科技企業即便是價格很高、市值很大,但依然對全球資本有足夠的吸引力,因此也慢慢形成美股第一抱團板塊。

回到本文的重點,暴漲以后的納斯達克100指數還有投資價值嗎?

下面分幾方面聊聊我的觀點:

1、從底層資產的角度看,納斯達克100指數底層資產的稀缺性和成長性,以及未來幾年的行業地位,加上較為確定的業績,可以說完勝全球大部分資產,我想這也是為啥全球資金為何死死抱住不放的原因之一。

2、從估值的角度看,指數的確處于歷史高位,至于貴還是便宜我們用數據說話。

自2019年以來,納斯達克100指數不論是PE(40.19)還是PB都處于近10年99%歷史百分位上下波動,按傳統的估值方法評判,高的嚇人。

納斯達克100指數PE.png

但高估值并沒有阻礙指數上漲,目前仍然是一直高估一直漲的現狀。

這或許正是基于估值來評判買賣的弊端吧,沒有證據表明高估值一定不漲,也沒有證據表明低估值一定漲。

橫向對比來看,納斯達克100指數未必真“高”。

A股中的創業板指數、科創50指數,港股的恒生科技指數,中國互聯網50指數其成分股的行業分布與納指較為接近,我們來對比下五大指數的PE數據:

指數估值.png

截至當前,納斯達克100的PE(TTM)為40.91倍,五只指數中數TA最低。

論底層資產的質量,納指100不輸其它四只指數吧,橫向對比數值貴還是便宜大伙一看便知。

實際上,納指100此輪估值抬升與A股的高端白酒板塊是一個道理:優質標的的重新定價,比如茅臺、五糧液這些企業過去PE始終被壓制在40倍以下,與其頂級商業模式、先錢后貨、存貨升值、現金流充裕、極強賺錢能力不符,一旦被市場發現,估值將整體抬升。

3、此輪美股上漲的主要動因還是來自美聯儲的”直升機撒錢“政策,不單是股市,房地產市場同樣是一片欣欣向榮,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房價逆勢上漲9%左右,年漲幅創2006年以來最高。

房價逆勢上漲.png

與此同時,市場上各種虛擬貨幣、大宗商品價格輪番上漲,其本質是投資者擔心手上的錢貶值,疊加低利率政策促使投資需求上升,從而進一步推高資產價格。

就目前美聯儲釋放的鴿派信號,流動性大概率延續寬松,換句話說錢多無熊市,美股繼續走強的概率較大(同理,當鷹派信號來臨伴隨政策轉向就是美股此輪牛市的高點)。

綜上幾點,我們認為納斯達克100指數是質地優良的標的,同時美股與A股的相關性較低,加入資產組合中能有效分散風險,應當是資產配置的優質指數。

美股作為全球股市的風向標,對全球股市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影響效應,如果美股都沒有機會,想必其他市場也難有好的表現。

對于納指100,我一向以來的觀點是:珍惜每次回調機會。

場內相關投資標的:

納指ETF.png

513100、159941兩只標的流動性好、過往業績也不錯,二選一吧!

場外標的有四只,分別是:

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A(270042)、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160213)、華安納斯達克100指數(040046)、易方達納斯達克100(161130)。

場外納斯達克100指數對比.png

取過去3年數據對比,華安納斯達克100指數(040046)收益最高,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160213)排第二,兩只產品規模都在10億以上,且運作時間較長,穩定性不錯,均是投資納指100的優質標的。

0 條評論

發布
問題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久久久无码免费鲁丝片,国产床震无遮掩免费观看视频,捅爽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