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A延續弱勢,截至周五收盤各大指數全線下跌,詳細數據如下:
相比上周大A獨爛,這周心理上還算有些安慰,畢竟股市成為本周全球市場的重災區,除俄羅斯RTS指數外無一收紅,論跌幅滬深兩市不算墊底。
這么一跌,賭國運買納指的兄弟最近也不好受,近一個月跌幅超過了7%。
顯然,近期美聯儲偏鷹的表態壓制了權益類資產的表現,隨著加息預期升溫、美國10債收益率持續攀升,資金再次選擇了美債,而股市無奈又成為了輸家。
再講回國內,我認為本周大A的深蹲外資起到了定向爆破的效果,別看外資每天流出一百幾十億,貌似對80萬億的市場忽略不計,其實不然。
目前市場屬于存量博弈階段,外資的增減就成為市場邊際變化的決定性力量,有數據參考,比如去年的12月、今年的1月,成交量極度萎縮的情況下外資都起到了引導方向的作用。
如果要改變這一現狀,一看人民幣匯率,二看美聯儲啥時候進入降息周期,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唯有等待。
此輪7月底以來的上漲起于政策,在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出口萎靡、地產拉胯的背景下,市場缺乏上漲動力,這是現實。而“活躍資本市場”的定調給讓投資者有了更多的盼頭,全靠各種小作文,大盤勉強上了3300。
后面的事情大伙都看到了,呼聲最高的降印花稅、T+0總是難產。因此,市場由政策的強預期變成弱預期,盤面重回跌勢。
而周五監管的最新表態,雖沒有超預期表態,但也算有了一些誠意,比如現階段不適合推出“T+0”,降印花稅不在權利范圍內得上報國務院,都屬于實情。
在能力范圍內,會合理把握IPO節奏、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同步降低券商傭金、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總算是動起來了。
還別說政策落實神速,隨后三大交易所便發文真金白銀降費了,自2023年8月28日起降低證券交易經手費,其中滬深降幅達30%、北交所降幅50%,一年可以為股市減少近30億交易成本。
雖說這一政策沒有降印花稅來的實在,但也是為降費做出了努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降印花稅,我拍腦袋推測,市場現階段還沒有到真正絕望的狀態,手里的王炸得留著后面再打。
以目前市場走勢市場再次回歸到了基本面強現實的交易邏輯,行情要反轉,一得看政策發力,二得看經濟環境的改善,比如外部環境變暖、經濟觸底,可參考指標如PPI。
短期來看,在沒看到以上變化前,行情大概率維持弱勢震蕩,大伙還是謹慎一些。
中長期來看,A股當前的確處于較低的位置了,投資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這里頭有個參考指標,天風證券統計的萬得300非金融股債收益差,截止8月11日這一數據再次跌回-2X之下:
參考歷史數據,歷次收益差為-2X都是市場的底部,如上圖所示的2019年1月、2020年3月、2022年10月均是如此。
至于什么時候漲,我也沒有答案,手里定投的幾個寬基指數繼續堅持下去吧!
再說回本周ETF市場的情況,截至8月18日,全市場共有817只ETF跟蹤347只指數(未統計貨幣類),場內流動基金份額15782.68億份,詳細數據如下圖所示:
相比拉胯的大A,ETF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在全市場集體跳水的環境下,ETF份額實現了逆勢大增366.64億份,資金流入明顯。
進一步看,資金加倉的標的與上周如出一轍,科創50ETF、醫療ETF、恒生科技ETF份額增長超過20億份,千億規模的滬深300ETF(510300)吸金能力持續,詳細數據如下:
ETF漲幅榜方面,上榜的標的稍顯凌亂,軍工、紅利、電網、證券都有,但漲幅基本上忽略不計,沒啥看點,前十標的如下所示:
下周廣發恒生消費ETF(159699)上市,標的詳細情況可以在(ETF組合寶)中查看:
周報就聊到這,祝大伙周末愉快!
對了,留意明天LPR利率的調整,前幾天MLF利率和逆回購利率都下調了0.15%,正常這個月LPR大概率也會下調0.15%,如果大于這個數就超預期了,房奴們壓力進一步減輕,屬于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