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大A到是挺應景,恰逢中秋佳節,月餅行情走一波,截至周五收盤各大指數全線上漲,具體表現如下所示:
盤面上交易的主線依然圍繞歐洲能源危機,如下圖所示,申萬一級行業指數里頭漲幅靠前的資源股占了大頭。這也符合當前的基本面狀況,歐洲的能源危機遠沒結束,歐洲的能源儲備處在容錯率非常低的環境下,而“大熊”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治服歐洲的時機。
所以嘛,能源荒的背后歐洲高通脹大概率一時半會是控制不住,這不,歐洲央行也只能通過提高貨幣使用成本來壓壓驚(歐洲中央銀行8日宣布,將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均上調75個基點,這是自2002年實體歐元貨幣面世以來最大幅度加息)。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能源板塊的重要性,值得大家細品。
再來講講本周的重要數據,周五盤后央行發布了8月金融數據,說重點:
1、8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4300億人民幣(存量增速10.5%),預期20750億人民幣,前值7561億人民幣;
2、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5萬億元,預估為15000億元,前值為6790億元;
3、8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12.2%,前值12%。
數據總體來講,社融數據好于預期,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1.25萬億是主要貢獻來源,同比增加了390億元。如下圖所示,這里頭短期居民貸款一般指消費,中期貸款指房貸;企業短期貸款指材料采購,中長期貸款指資本擴張。
這里頭環比7月份,各項數據均有明顯的好轉。簡單來講就是老百姓消費意愿提升,此前揮之不去的消費下降,有了邊際的好轉。反映在供給端,企業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借款雙雙提升,表明老板們重拾了一些信心。
此外,通過居民中長期貸款這項也可以反映當下地產的一些現狀。環比7月增加1172億元,我琢磨著應該是保交樓的政策逐步取得成效,其中剛需盤是主力,該買的還得買,既然上層拍胸口保證,這爛尾的顧慮也就打消了。
本周地產板塊的走強,也是在交易這一邏輯?;久鎭碇v,繼鄭州市印發30天保交樓政策后,山西太原也在跟進,作為本年的大雷之一,目前來看的確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盤面上手快的已經搶先一步。
當然,這種機會對我向來免疫,畢竟同比去年8月貸款數據還在下滑(-1601億元),地產的大趨勢仍舊是下降的,換句話說,對于當下的地產來講,業績的拐點并未出現。
盤面上更多的是情緒和短期的資金博弈,缺乏業績的支撐,通常這種行情的持續性一般。
此外,再來看第三項,8月貨幣數據:M2同比增長12.2%,而7月M2同比是12%,再次好于預期。
這其中M2增速代表貨幣供給增速,社融增速代表貨幣需求增速,顯然8月貨幣的供給大于市場需求,市場的流動性還是相當充裕的。
整體上來看,相比7月金融數據,8月社融有了明顯的回暖跡象,大伙對經濟基本面不用過于悲觀。
再說回近期的ETF市場情況,截至9月9日,全市場共有731只ETF跟蹤327只指數(未統計貨幣類),場內流動基金份額10254.26億份,如下圖所示:
其中,股票ETF是主要的份額貢獻者,本周份額合計增加132.3億份,具體到ETF方面大幅增減的標的較少,份額波動前五ETF數據如下:
ETF漲幅榜方面,主要反映在三個板塊:地產、有色、電力。地產前面說了,利空邊際好轉,外加市場情緒;而有色、電力本質上都是歐洲能源危機帶來的投資機會。
就比如有色金屬,像鋁等工業品,生產端屬于高能耗大戶。歐洲電價暴漲,導致其制造成本飆升(根據最新電價計算中國、法國、英國、德國目前生產一噸電解鋁的成本分別是1.1、4.7、6.4、11萬元人民),產品已經喪失競市場爭力,索性停工停產。
盤面上主要是炒作中國制造收割全球市場份額,大伙別拍腦袋買,標的上首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歐洲產能占比較大,且處于停工產品;二是有搶占全球市場份額實質性企業。
再說回新產品上市情況,下周恒生科技ETFQD(513260)上市,產品詳細情況可以在ETF組合寶中查看:
展望下周,關注美國8月CPI數據,如果通脹好于預期,美聯儲加息75PB的預期可能下降,當然也利好全球金融市場。如果通脹高于預期,加息75PB則是大概率事件,對權益類資產不太友好。
根據彭博統計的經濟學家預期中值顯示,美國8月CPI同比上漲8.1%,大伙記住這個數值,周二晚上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