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A股走的異常艱難,月初佩巫婆竄臺,哐當,月中總舵主夫人發話,哐當,月末任總吹吹寒風,哐當,我大A現狀就這副德行,利空照單全收,利多視而不見。
就比如本周的降息,按理說是利好吧,可盤面上卻走出了加息的味道,截至周五收盤各大寬基指數全線吃面,詳細數據如下:
趁著周末,我復盤了過去幾年的行情,大趨勢上今年和2018年頗為相似,都是單邊下跌,但今年比2018年更難。當年大環境是“毛衣戰”陰霾揮之不去,外加川建國時不時隔空嘴炮砸盤,A股整整跌了一年。
但當年的投資體驗感明顯好于今年,像我這種中短線“墻頭草”策略整體倉位都不會太高,因為有一定的預期,市場就是差,所以傷害不大。
而今年市場變得更加復雜,一是相比2018年誘惑更多,各種熱點層出不窮,盤面上給予資者希望;二是“黑天鵝”頻現,動不動來個砸盤;兩者疊加在一起,相當于給顆糖吃又暴打一頓,傷害性極強。
當然啦,大伙也別灰心,好消息是再過3天,8月就結束了,兄弟們,撐住。
再來看本周的的行業表現,申萬31個一級行業整體上跌多漲少,其中以煤炭和石油為代表的能源板塊全線大漲。至于其中的邏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大的層面是由能源供應結構推動的業績確定性機會。
比如美國左手有油、右手有氣,我們是缺油少氣、富煤,在全球能源供應格局大變動的環境下,恰巧碰上今年高溫干旱,電力供應緊張,推升了能源價格,手里有資源的企業都賺的盆滿瓢滿。
巴菲特他老人家押注石油板塊,跟我們押注煤炭思路趨同,本質上都是看中業績。
今年天氣反常,最熱夏天即將收尾,那么會不會來個最冷寒冬?屆時,歐洲是否開啟全球能源大搶購?發哥雖然給動力煤制定了壓價政策,但外強內弱的價格倒掛極有可能推升煤價走強,大伙不妨留意這一信號。
再說回近期的ETF市場情況,截至8月26日,全市場共有726只ETF跟蹤324只指數(未統計貨幣類),場內流動基金份額10103.52億份,如下圖所示:
雖然市場拉胯,但權益類ETF依然呈現增長態勢,其中半導體ETF逆勢增長12.5億份。此外,前期熱門標的中證1000,伴隨著回調5只ETF份額合計流出超過30億份,詳細數據如下:
與此同時,中概互聯相關投資標的出現奇跡周,中概互聯ETF以8.23%漲幅拿下本周ETF漲幅榜。除此以外,另有3只中概互聯相關ETF擠進前十,詳細數據如下:
至于本周中概互聯的表現,一方面是上層對平臺經濟在政策上表利好,另一方面是市場有傳聞中美監管達成協議,中概股退市危機解除。
而這一傳聞在周五晚上證實了:
8月26日,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簽署審計監管合作協議,將于近期啟動相關合作。
合作協議的主要內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確立對等原則。中美雙方均可依據法定職責,對另一方轄區內相關事務所開展檢查和調查,被請求方應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盡力提供充分協助。
意味著,美方不能單方面制定規則。
二是明確合作范圍。合作協議范圍包括協助對方開展對相關事務所的檢查和調查。其中,中方提供協助的范圍也涉及部分為中概股提供審計服務、且審計底稿存放在內地的香港事務所。
換句話說,在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可以檢查底稿,但帶走底稿的霸王條款必須修改。
三是明確協作方式。雙方將提前就檢查和調查活動計劃進行溝通協調,美方須通過中方監管部門獲取審計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參與和協助下對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人員開展訪談和問詢。
相當于我方監管設置了一道信息防火墻,只有經過“過濾”的安全資料才能給美方提供,像此前滴滴事件后面就不會出現了。
總體上來講,我認為此次雙方簽署合作,是在解決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問題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算是緩和了退市危機。
至于中概股是否就反轉走勢,我認為還有變數,觀點如下:
1、此次展開合作只是開端,并不是結束,期間的不確定性依然還在;
2、中概股的漲跌并不取決于在哪里上市,而是企業本身的質地,大伙去看同時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企業,在美上市的標的并沒有大幅的估值溢價;
3、中概股最近一年多的下跌,政策只是一方面,企業的整理盈利能力下降才是關鍵,不論是頭部的騰訊還是阿里又或是小米、美團,無一例外先比前兩年盈利增速大幅下滑;
就目前的基本面狀況來看,中概互聯的業績拐點還未出現。當然,估值層面來講,板塊已經處于歷史底部,后市大概率隨著政策端的利好呈現脈沖式上漲。
再說回ETF市場,下周美股生物科技ETF(513290)上市,產品詳細情況可以在ETF組合寶中查看:
此外,提示個風險,周五美聯儲又釋放了加息的預期,海外市場哀聲一片,大伙下周還是謹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