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了,下一步如何走

ETF之家 發布于 2022-07-17 20:49:46

多層利空疊加,本周全球市場悉數下跌。其中,老美通脹數據創40年新高是核心因素,由此引爆市場對經濟加速衰退預期,大宗商品、股市齊齊吃癟。我大A也沒能抗住,截至周五收盤各大指數全線下跌,詳細數據如下:

主要指數周漲幅.png

盤面上,申萬一級行業31個子行業僅電力設備上漲,此外,新能源以及穩增長等方向整體跌幅較小。表現較差的板塊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受地產停貸事件拖累,大金融板塊集體跪了;二是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上游資源類板塊全線下跌。詳細數據如下:

行業漲跌幅.png

至于本周市場表現,實際上早有征兆,我在上周的周報中敲黑板提醒(標題:邏輯反轉了),錯過的朋友,建議再細品。

如果問接下來的行情會如何演繹?

我也沒有太多的答案,問就是回看上周周報中的觀點,邏輯沒變。

但話又說回來,經過本周的下跌,盤面上的急跌的風險已經減弱,原因如下:

1、從內部來講,本周帶頭砸盤的是金融地產板塊,原由大伙都知道了:D供事件。周末各地都在出臺應對政策,保供、復工最少口號是喊起來了,這等民生事件上頭一定會重視,所以利空繼續發酵的概率下降;

2、從外部來講,老美通脹爆表已經充分反映在盤面上,美聯儲加息這事也大概有了個預期,目前看美盤也沒有出現進一步砸盤的現象。因此,這一輪通脹利空算是消化了一部分。

至于當前市場交易的邏輯:通脹上升—經濟衰退—權益類資產吃癟,至少在下一次通脹數據公布之前,給市場留了一個空檔期,權益類資產短期內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變小。

當然,基本面規基本面,盤面規盤面,如果國內再出點什么幺蛾子,自己人砸盤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接下來的行情,我依然維持之前的判斷:A股進入階段性筑頂,大伙需要謹慎。

至于行情的轉折點,大伙留意兩點:

1、貨幣政策

今年全球經濟差是不爭的事實,從企業盈利的角度來講,今年賺錢不會比去年容易,靠業績驅動行情上漲大概率難。我們回頭去看5月以來的快速上漲,本質上還是由寬松貨幣政策驅動的“水?!毙星?。

如果能頂住海外央行加息的壓力,國內或許還得通過“放水”來驅動經濟增長。不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全年經濟增速目標5.5%如何完成?

我們粗略算筆賬,本周公布的上半年GDP同比僅增長只有2.5%,即使降低要求全年按5%增長測算,下半年要達到7.5%才能完成目標。

那么,下一步是否還得靠加強財政和貨幣金融政策發力?

2、海外通脹回落

今年全球經濟的拖累主要來源是通脹,如果以老美為首的通脹數據見頂,那么通脹上升—經濟衰退這一層邏輯就被打破。一旦這一信號出現,海外央行加息的步伐便放緩,市場的風險偏好上升,權益類資產反轉。

以上兩個摔杯信號,大伙記住了。

再說回近期的ETF市場情況,截至7月15日,全市場共有702只ETF跟蹤316只指數(未統計貨幣類),場內流動基金份額9415.31億份,如下圖所示:

ETF市場概況.png

總體上權益類ETF份額變化不大,其中本周大幅殺跌的半導體、證券相關ETF份額增長較多,證券ETF、半導體ETF份額增長約10億份;份額流出方面,房地產ETF、基建100ETF流出超過5億份,詳細數據如下:

ETF份額變化.png

ETF漲幅榜方面,光伏相關ETF包攬漲幅榜前九,鋰電池ETF以1.23%漲幅擠進前十,詳細數據如下:

ETF漲幅榜.png

關于光伏板塊,我在5月份聊過(標題:光伏超預期了),當前市場交易的仍然是這一邏輯,且基本面的高景氣持續強化,無論是上游硅料還是中游硅片、又或者下游組件,近期價格全線上漲,疊加儲能端需求大增,目前的景氣度爆表。

至于還沒上車的朋友,也不建議大伙追了,好些個股的估值也高的沒法下手。

下周國證2000ETF、港股生物科技ETF、8只碳中和ETF上市,產品詳細情況可以在ETF組合寶中查看:

下周上市.png

近期新上市的ETF產品眾多,如果研究不過來可以在文末留言,ETF之家在能力圈范圍內可以給大家逐個分析,周報就聊到這吧!

0 條評論

發布
問題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久久久无码免费鲁丝片,国产床震无遮掩免费观看视频,捅爽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