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久違的“共同富?!?,對面老美算是緩了一口氣,近4個交易日暴力反彈并帶領歐美眾小弟集體企穩。
當然啦,作為本輪上漲的全球龍頭,論漲幅我大A當仁不讓,創業板以6.29%的漲幅繼續領漲全球,各大指數詳細表現如下:
與此同時,盤面上以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為代表的賽道股在基本面持續利好的刺激下一路高歌猛進;而資源類板塊在海外加息壓力及衰退預期、國內需求偏弱的背景下,由商品現貨市場傳導至A股,煤炭、石油、有色板塊集體下跌。
關于新能源板塊,我在上周周報中(新能源強勢歸位)給大伙羅列了行業基本面的最新狀況,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光伏、又或是風電,今年行業景氣度都頗高,我想這正是驅動盤面持續創新高的主要原因。
從交易層面來講,如果買入的依據是邏輯驅動,那么賣出的依據也應當回歸到邏輯本身,邏輯變了、賣出,邏輯沒變、持有。所以,大伙在交易時要冷靜,別拍腦袋決定。
至于盤面的漲漲跌跌,主要由資金驅動,其結果是由全市場的投資者決定。換句話說,你永遠沒辦法猜透所有人的想法,也就沒辦法準確預測明天的漲跌,預測大多是徒勞。
回歸本質,能否賺錢,取決于你的交易策略是否完善。
這里我簡單講講自己的交易策略,主觀性較強、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僅供參考:
大框架是捕捉風口,以驅動上漲的邏輯作為切入點。比如當前統計的幾個驅動因素,或政策、或供需、或業績,一旦盤面根據這些邏輯發生變化,風口便產生。
例如:
去年5-8月的光伏、今年一季度的基建、地產,均是由政策驅動的風口;
今年的煤炭、上游資源是由價格上漲驅動的業績風口;
近期的新能源車,先是政策刺激加大補貼力度,后是需求爆發新能源車銷量同比大增,接下來炒作的預期就是業績兌現,因此行情的持續性較好、呈現出脈沖式上漲。
策略方面,以上驅動因素符合其一即可小倉位嘗試,如果有利好疊加,意味著確定性上升,當然倉位也可以適當增加。
一旦邏輯反轉,毫不猶豫清倉,等待新的機會。比如煤炭,近期煤價這么個漲法煤企一個個都賺大發,上周連發改委都看不下去了,決定親自下場徹查。果不其然,上周一煤炭期貨暴跌,這不典型的斷了財路嘛。傳遞到策略上就是典型的邏輯反轉,堅定離場。
以上策略希望可以給大伙一點啟發,難點在于對政策有較高的解讀能力,對行業動態必須有持續的跟蹤。就個人情況來講,這一策略對行業方向的判斷勝率還不錯,至于賠率主要取決于你的交易能力和執行情況。
目前策略還存在不少BUG,后續有新的想法再繼續跟大伙分享。
再說回近期的ETF市場情況,截至6月24日,全市場共有691只ETF跟蹤374只指數,場內流動基金份額9198.49億份,如下圖所示:
其中,股票類ETF份額減少6.28億份,其余板塊份額變動不大。
ETF漲幅榜方面,港股醫藥、科技板塊全面霸榜,漲幅榜前十標的如下所示:
港股醫療和科技本周大幅跑贏A股相關行業,我認為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一段時間以來港股總比A弱,本周恒生跑贏滬指為港股提供了較好的支撐,另一方面是海外中概股大漲,港股相應板塊得到提振,兩大利好促使相關主題ETF全面上漲。
對了,聊到這就不得不提本周ETF市場的重磅利好。
上個月證監會發布的《關于交易型開放式基金納入互聯互通相關安排的公告》征求意見,6月24日晚,證監會發文《關于修改〈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干規定〉的決定》審議已經通過,意味著ETF互聯互通正式落地。
之前沒留意ETF互聯互通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這一政策,這里頭說的ETF互聯互通指的是A股和港股之間的互聯互通,簡單來講就是以后大陸投資者可通過港股通直接購買港股上市ETF標的,而香港的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深股通、滬股通直接購買A股上市的ETF。
當然,并非所有的ETF都可以購買,得符合以下標準:
1、上市時間滿6個月,跟蹤標的指數發布時間滿一年;
2、內地市場ETF過去6個月日均資產規模不低于15億人民幣,成份證券以深滬股通標的股票為主;
3、香港市場ETF過去6個月日均資產規模達17億元港幣,成份證券以港股通標的股票為主;
4、不屬于合成ETF、杠桿及反向產品(港股的這些衍生ETF統統沒戲)。
此次政策正式落地,有三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一是滬股通ETF、深股通ETF、港股通ETF的首次納入考察截止日為2022年4月29日;二是只能買賣,申贖暫時不行;三是必須實名制,對所謂“假外資”從嚴監管。
這一政策的落實,我在5月份做過點評(ETF迎來重磅利好),目前看政策沒有大的改動,觀點與之前不變,長期看利好A股,相當于為外資提供了更便利、更高效的投資工具。
相對而言,對港股的利好有限。
此前我預計港股放開ETF互聯互通,可以給A股的投資者帶來更豐富的標的選擇,比如港股的一些稀缺ETF,沒想到滿足條件的港股ETF少的可憐。
港股市場大概有150只ETF,但除去不符合標準的(17億港元規模、衍生ETF、非A股為主資產)ETF,剩下26只ETF,再剔除跟蹤同一指數的不同貨幣份額,實際滿足條件的僅6只ETF,如下所示:
6只產品分別跟蹤恒生指數、恒生國企、恒生科技指數,這些標的A股跨境ETF中都有,因此即便打通ETF互聯互通,對南下資金的吸引力都是有限的。
下周中金科技先鋒ETF(560990)、民生核心50ETF(560650)等ETF上市,產品詳細情況可以在ETF組合寶中查看:
目前市場上的ETF產品眾多,如果研究不過來可以在文末留言,ETF之家在能力圈范圍內可以給大家逐個分析,周報就聊到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