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大A又牛氣了一把,在隔壁歐洲和對面老美一一個跌的“鼻青臉腫”的環境下,A股走出了領漲全球的態勢,其中創業板更是錄得4%漲幅,各大指具體表現如下: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在近段時間中體現的淋漓盡致,A股的強勢、美股的拉胯也都詮釋了各自經濟基本面的狀況,隨著5月宏觀數據的公布,市場只是延續這一走勢罷了。
我們來看宏觀數據的具體情況:
6月10日,央行公布2022年5月金融統計數據:新增信貸1.89萬億元,市場預期1.40萬億元,前值0.65萬億元;社融規模2.79萬億元,市場預期2.37萬億元,前值0.91萬億元。
M2同比增長11.1%,市場預期10.5%,前值10.5%;M1同比增速4.6%,前值5.1%;M0同比增長13.5%,前值11.4%。
相比4月金融數據可以說是絕地反轉。至于超預期的5月金融數據,我到不意外,其中的邏輯推理在上一次金融數據點評中講過(階段性情緒低點已現):
當然,驅動5月經濟基本面見底的還有兩大因素,一個是出口,一個是通脹。
出口方面。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2年5月,我國進出口5377.4億美元,同比增長11.1%。其中,出口3082.4億美元,同比增長16.9%;進口2294.9億美元,同比增長4.1%,貿易順差達787.5億美元。
從結果看,同樣是超過預期。換句話說,此前市場一直擔心的出口萎縮被證偽,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制造的全球供應體系的強大韌性。
通脹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2年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2.1%,環比下降0.2%;5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4%,環比上漲0.1%。
在全球資源價格暴漲、糧食供應緊張的背景下,我們仍然能把通脹拿捏的恰到好處,同時也為跨周期經濟調節爭取了較大的空間。
相反,美國、歐洲等經濟體也就沒那么幸運了,看著被通脹拉胯的經濟,也只能忍痛收緊貨幣政策。
所以,當周五美國高于預期的通脹數據公布后(美國5月CPI同比8.6%,前值8.3%;核心CPI同比6.0%,前值6.2%),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美聯儲不得不進一步收緊貨幣來壓制這場控不住的通脹。與此同時美股二話不說,先跌為敬。
說完宏觀,再來看本周的行業表現,從ETF漲幅榜講起:
本周的ETF漲幅榜可歸類為兩類:一類是以中概股為底層資產的互聯網主題類ETF,另一類是以資源為代表的煤炭、稀土板塊。
ETF之家前幾天重新梳理了中概股的現狀:中概股,曙光已現,當下中概股無論是從政策還是地緣政治,又或是業績都有本質的上改觀,目前的底部特征明顯,值得關注。
至于煤炭、稀土板塊的上漲,主要來自基本面的驅動。
煤炭。前面跟大伙分析不少,本周煤炭延續漲勢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是進入夏季煤炭發電需求上升,導致庫存緊張,本周多地上調出廠價格;二是歐盟加碼俄煤炭出口禁令,推升國際煤炭價格。
與此前的觀點不變,二季度煤炭板塊業績暴漲,接下來進入業績披露期,盤面上已開始搶跑。
稀土。本輪稀土上漲同樣來自基本面的驅動,我們先來看宏觀數據: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1-4月累計出口17107噸,同比+9.4%;2022年4月稀土及其制品出口9954噸,同比+16.4%,1-4月累計出口37830萬噸,同比+13.6%。
以上數據足以證明,稀土的需求端并沒有被全球經濟下滑拖累,相反體現出較好的成長性。
與此同時,稀土今年處于量價齊升的現狀。隨著疫情控制得當,復工復產加速,氧化鐠釹價格已由4月低位80萬/噸上漲20%達到96萬元/噸,持續2個多月的上漲反映了行業供需緊張的格局。
論需求,同比增速不減;論單價,稀土單價已回到去年的高點,但盤面上相比之前的高點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我推測稀土在較強的業績支撐下,盤面或許迎來一波修復。
再說回近期的ETF市場情況,截至6月10日,全市場共有691只ETF跟蹤374只指數,場內流動基金份額9185.59億份,如下圖所示:
相比上周,股票類ETF整體減少10.26億份。其中前期漲幅較大的光伏ETF本周流出8.27億份,而底部反轉的恒生醫療ETF、醫藥ETF合計獲得18.83億份加持,份額增減前五標的如下所示:
展望下周,大伙需要多一份謹慎,目前的壓力主要來自外盤,海外通脹大概率觸發貨幣進一步收緊,而股市等風險資產勢必被壓制,雖說我大A目前強勢,但也免不了受干擾。
結合本輪A股上漲好些個資金已積累了不少利潤,一旦盤面上有較大的波動,這幫資金帶頭結賬的可能性加大,因此還得留一半清醒。